新闻中心
English
  • 首页
  • 关于学会
    学会简介
    组织体系
    学会章程
    学会领导
    历任会长
    办事机构
    管理制度
    业务联系
  • 党建强会
    党建动态
    群团工作
    专题学习
  • 新闻中心
    时政要闻
    习近平在“上海合作组织+”会议上提出全球治理倡议
    习近平主持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更多
    学会要闻
    关于举办第十二届中国现代农业发展论坛暨2025中国农学会年会的通知(第二轮)
    关于开展第十六届光华工程科技奖候选人提名工作的通知
    更多
    通知公告更多
    关于举办第十二届中国现代农业发展论坛暨2025中国农学会年会的通知(第二轮)
    关于开展第十六届光华工程科技奖候选人提名工作的通知
     中国农学会关于发展单位会员的通知
    关于推荐中国农学会农业产业分会委员候选人的通知  
    关于征集“十四五”农业科技标志性成果的函
    分支动态更多
    第九届农业文化遗产会议在湖南新化召开
    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一带一路”葡萄产业高质量发展学术研讨会在敦煌召开
    2025智慧农业产学研生态年会暨智慧农业创意大赛在云南昆明举办
    中国农学会棉花分会2025年年会在江西南昌召开
    2025农业大数据与监测预警学术研讨会在贵阳召开
    学会动态更多
    2025年港澳大学生暑期实习活动圆满落幕
    2025年重大危害入侵物种综合治理活动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培训班成功举办
    2025年港澳台大学生暑期实习活动由理论研学转入实践深耕阶段
    中国农学会组织召开“中国智能农机装备产业研究报告”课题专题研讨会
    第二十七届中国科协年会——作物高光效生物学基础专题论坛成功举办
    省级动态更多
    第五届齐鲁农业科技奖颁奖大会暨青年学术会议顺利举办
    陕西省农学会扎实做科普 创新促提升
    2024年度华东地区农学会学术年会在江西南昌召开
    2024年中国农学会分支机构暨省级农学会负责人工作座谈会在芜湖召开
    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农学会举办杂交中稻-再生稻优质丰产技术集成科技讲座
    专题专栏更多
    中国农学会百年回顾
    弘扬科学家精神 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
    中国现代农业发展论坛暨中国农学会年会
    青年人才托举工程
  • 学会服务
    学术交流
    智库咨询
    科技评价
    团体标准
    会员专区
  • 科技奖励
    国家科学技术奖提名
    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
  • 科技推广
    农业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
    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
    农业“火花技术”
    科学普及
  • 人才工作
    人才举荐
    人才研修
    科技工作者风采
  • 会议培训
    学术会议更多
    关于举办第十二届中国现代农业发展论坛暨2025中国农学会年会的通知(第二轮)
    关于召开第30届中国农学会计算机农业应用分会学术研讨会的通知
    关于召开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一带一路”葡萄产业高质量发展学术研讨会的通知
    关于召开中国农学会图书情报分会暨农业科技期刊分会2025年学术年会的通知
    关于召开中国农学会农业文化遗产分会第九届农业文化遗产会议的通知
    活动日历更多
    教育培训更多
    关于举办第三期出版编辑人员业务能力提升培训班的通知
    关于举办数字乡村建设培训班的通知
  • 分支机构
EN
中国农业农村人才网 中心学会门户网
  • 首页
  • 关于学会
    • 学会简介
    • 组织体系
    • 学会章程
    • 学会领导
    • 历任会长
    • 办事机构
    • 管理制度
    • 业务联系
  • 党建强会
    • 党建动态
    • 群团工作
    • 专题学习
  • 新闻中心
    • 时政要闻
    • 学会要闻
    • 学会动态
    • 分支动态
    • 省级动态
    • 通知公告
    • 专题专栏
  • 学会服务
    • 学术交流
    • 智库咨询
    • 科技评价
    • 团体标准
    • 会员专区
  • 科技奖励
    • 国家科学技术奖提名
    • 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
  • 科技推广
    • 农业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
    • 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
    • 农业“火花技术”
    • 科学普及
  • 人才工作
    • 人才举荐
    • 人才研修
    • 科技工作者风采
  • 会议培训
    • 学术会议
    • 教育培训
    • 活动日历
  • 分支机构
中国农业农村人才网 中心学会门户网 EN
  • 首页
  • 关于学会
    学会简介
    组织体系
    学会章程
    学会领导
    历任会长
    办事机构
    管理制度
    业务联系
  • 党建强会
    党建动态
    群团工作
    专题学习
  • 新闻中心
    时政要闻
    学会要闻
    学会动态
    分支动态
    省级动态
    通知公告
    专题专栏
  • 学会服务
    学术交流
    智库咨询
    科技评价
    团体标准
    会员专区
  • 科技奖励
    国家科学技术奖提名
    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
  • 科技推广
    农业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
    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
    农业“火花技术”
    科学普及
  • 人才工作
    人才举荐
    人才研修
    科技工作者风采
  • 会议培训
    学术会议
    教育培训
    活动日历
  • 分支机构
首页> 新闻中心> 分支动态

《中国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报告2019》发布 都市农业发展水平沪京蓉蝉联前三甲

时间:2021-02-25 来源:都市农业与休闲农业分会,学术交流处 点击量:
字号: 小 |  中 |  大

  为客观评估我国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情况,2月24日,上海交通大学发布2019版《中国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报告》,对全国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进行评价。报告总体研究了我国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情况,并发布了35个大中城市综合发展水平、分类发展指数、以及城市聚类排名,归纳了都市现代农业的十大典型模式,报告还对我国都市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图片来源:上海交通大学)

  中国农学会常务理事、农业农村部都市农业重点实验室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党委书记周培介绍说,该报告是在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指导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等都市现代农业管理部门的支持配合下,每两年对全国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开展指标评价,旨在客观反映我国大中城市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此外,上海交通大学已着手编制《中国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报告2021》。

  

  (图片来源:上海交通大学)

  都市现代农业学科理论支撑体系日臻成熟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要求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指出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广大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重要讲话中强调,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历史关口,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是需要全党高度重视的一个关系大局的重大问题。都市现代农业处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前沿阵地,且受城市发展变革影响深刻,特别是在常态化抗疫背景下,服务城市的重要性更加凸显。新发展阶段下,都市现代农业将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三农事业转入高质量发展轨道的进程中进一步发挥示范引领作用。2017年,农业农村部批准设立由若干所大学、科研院所承建的全国都市农业学科群重点实验室,成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交通大学作为都市农业学科群的综合性重点实验室,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的多学科交叉优势,强化党建引领,聚焦国家“三农”工作新的历史使命,围绕都市现代农业的功能、空间、结构和模式等重大关键问题,形成了都市现代农业四维发展理论,制定了我国都市现代农业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都市现代农业数据库,建立了都市现代农业评价智库,推出了现代理论与实践的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对我国都市现代农业发展和都市现代农业人才培养发挥了较好的导向作用。

  五大指标彰显我国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成效

  《报告》指出,“中国都市现代农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UASJTU)”共包括“菜篮子”产品保障能力、农业生态与可持续发展水平、三产融合发展水平、农业先进生产要素聚集水平、现代农业经营水平5项一级指标,共涵盖23项二级指标。我国高度重视都市现代农业的发展,走出了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深入促进农业与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并取得显著成就。目前,我国都市现代农业发展势头强劲,为城乡融合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各项指标值也逐年提升。我国以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为代表的大中城市都市现代农业整体发展势头良好。各城市将发展都市现代农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统筹安排,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农业资源禀赋和资本、科技、人才、管理等先进要素集聚等优势,稳步推进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强化绿色发展与三产融合,促使都市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十四五”时期,我国城乡关系更加密切,要以更高的站位与更大的格局,结合新发展阶段的要求,做大做强都市现代农业,继续将都市现代农业放在大中城市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过程中,都市现代农业要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总要求,不断提升产业发展现代化水平,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焕发出新的活力。

  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指数,沪京蓉蝉联全国前三甲

  在各地政府大力支持和积极引导下,大中城市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态势良好,个别中西部城市跻身发展前列,银川、武汉、南昌、长沙、济南、石家庄、兰州、合肥等中西部城市的综合评价排名不断提升。《报告》显示,我国2018年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指数TOP 10城市依次为上海、北京、成都、南京、大连、银川、青岛、宁波、杭州和武汉;2017年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指数TOP10城市依次为上海、北京、成都、宁波、大连、杭州、南京、青岛、郑州以及银川。

  

  (图片来源:上海交通大学)

  分类发展指数,体现城市优势特色

  2018年,35个城市各自具有不同的资源禀赋和社会经济发展条件,在都市现代农业评价各方面显示出不同的发展特色。主要“菜篮子”产品保障水平TOP 10城市依次为沈阳、成都、银川、济南、大连、北京、南京、上海、青岛、杭州。农业生态与可持续发展水平TOP 10城市依次为杭州、宁波、上海、银川、南京、大连、北京、兰州、南昌、海口。三产融合发展水平TOP 10城市依次为上海、银川、广州、南京、大连、北京、成都、长沙、西安、郑州。农业先进生产要素聚集水平TOP 10城市依次为上海、北京、成都、天津、西安、海口、郑州、南京、青岛、石家庄。现代农业经营水平TOP 10城市依次为青岛、郑州、杭州、长沙、宁波、乌鲁木齐、武汉、成都、大连、天津。

  城市聚类排名,比较评价更为客观

  为达到同类城市的可比性,实现更加客观的评价目的,本报告将35个城市分成资源紧缺型、资源均衡型、地域广袤型以及环境约束型四种类别。

  

  (图片来源:上海交通大学)

  十大典型模式,引领都市现代农业发展

  《报告》向35个城市征集并筛选出53个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案例或建设主体,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我国当前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总结为特色农业主导模式、全产业链经营模式、园区孵化引领模式等十类典型模式。

  

  (图片来源:上海交通大学)

  四个挑战六项任务,勾画我国都市现代农业发展趋势

  《报告》显示,我国都市现代农业将主要面临四方面挑战:一是亟待补齐都市农区不平衡特征的解决方案;二是突破土地、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条件制约;三是尚需应对从城市迈向城市群大格局的变迁;四是都市农区依然需要谋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面对新的发展机遇,我国都市现代农业应重点做好六项任务:一是围绕都市现代农业定位,突出生态绿色导向;二是围绕产业兴旺指引作用,突出融合发展导向;三是围绕科技创新引领支撑,突出智能驱动导向;四是围绕全链统筹融合特点,突出全产业链导向;五是围绕动能转换聚变动力,突出要素聚集导向;六是围绕农旅结合提档升级,突出体验康养导向。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查看更多

最新动态

  • 关于举办第十二届中国现代农业发展论坛暨2025中国农学会年会的通知(第二轮)
  • 关于开展第十六届光华工程科技奖候选人提名工作的通知
  • 中国农学会获批团体标准发布资质
  • 聚焦农业科技创新 深化产学研金协同
  • 第九届农业文化遗产会议在湖南新化召开
  •  中国农学会关于发展单位会员的通知
  • 农业农村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 中国农学会组织开展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专题讲座
  • 沉痛悼念喻树迅院士
版权所有:中国农学会
技术支持: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麦子店街22号
联系电话:010-59194204、59194489邮政编码:100125
京ICP备0506926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5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