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走深走实,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提升党性修养,增强干事创业信心决心,8月4日-6日、11日-13日,人力中心、农学会党委组织党员、干部分两批赴河南红旗渠干部学院开展“感悟红旗渠精神 探寻文化根脉 凝聚奋进力量”专题培训,党委书记、副主任、副秘书长刘瑞明,党委委员、副主任、副秘书长莫广刚带队。
20世纪60年代,河南省林县人民为解决靠天等雨的恶劣生存环境,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修建全长1500公里的红旗渠,从根本上改变了林县人民生产生活条件,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红旗渠精神。培训期间,党员、干部参观红旗渠纪念馆、分水闸,重走千里“水长城”,走近青年洞,实地感受林州人民“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的恢弘场景;观看“红旗渠精神永在”情景党课,聆听红旗渠精神专题讲座,收看《巍峨山碑·杨贵篇》等一系列专题纪录片,从大量历史细节中学习体会在党的领导下、在杨贵书记的带领下,“林县人民多壮志,誓把山河重安排”的英雄气概;走进太行峡谷的谷文昌生平事迹展,探访安阳殷墟博物馆,感悟人民公仆的为民情怀,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深刻理解“第二个结合”的重大意义。
在历史与当代的视角转换中、英雄与自身的比照映射中、战太行与促振兴的时空关联中,大家无不感到震撼:震撼于杨贵书记的战略定力、人民情怀、敢想敢干,震撼于林县人民愚公移山、战天斗地、宁愿苦干决不苦熬的历史勇气,震撼于60年前无畏的一群二三十岁的青年人经天纬地、凌空除险、开岩凿壁的顽强意志和热血担当。短短三天的培训,大家经历了思想的再叩问、再洗礼,党性的再培塑、再锻炼。大家表示,红旗渠就是纪念碑,强国复兴的新征程上,仍要传承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做求真务实、认准就干的新时代“修渠人”,砥砺共产党员应有的责任、担当、情怀、坚守,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新的贡献。
(信息员:马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