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地引导青年农业科技工作者建功新时代、创造新辉煌,中国农学会根据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安排,于5月17日组织30余位学会青年科技奖获得者和青年托举人才走进衢州市余东村参观体验并召开座谈会。中国工程院院士、学会常务理事陈剑平,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胡义萍全程参与活动。
余东村被誉为“中国第一农民画村”,是全国美丽宜居示范村和全国文明村。2020年,余东村启动乡村未来社区建设,拟利用3年时间打造形成以农民画为主题的、具有“国际范、江南韵、乡愁味、时尚风、活力劲”的乡村未来社区。青年学者走进余东村,参观农民画展馆、农耕馆、清廉馆等,听取基层党建文化、乡村治理经验与未来乡村建设蓝图介绍,深入了解余东村传统文化、民风民俗和乡村治理做法。
座谈会上,陈剑平院士寄语青年科技工作者要无愧于新时代,坚持“四个面向”,勇于在乡村振兴大业中再立新功再创佳绩;胡义萍副会长表示,青年人才是农业科技创新的生力军,是我国乡村振兴建设的新鲜血液,学会将会把青年科技人才培养贯穿到人才举荐、组织建设等各个方面,努力为青年人才成长创造条件、铺路搭桥;青年学者以“未来乡村发展和青年人才成长”为主题展开深入交流。来自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的吴金平表示,农村是充满希望的田野,作为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要将科技创新这篇大文章写在乡村振兴事业上,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不懈努力。来自南京农业大学科学研究院的陶书田表示,青春是用来奋斗的,我们要肩负起时代的担当,更加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做到科研顶天、服务立地,以科技支撑产业兴旺,领航乡村振兴。
青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先锋力量。通过本次党史学习教育乡村体验活动,青年学者进一步坚定了服务乡村、建设乡村的责任意识,坚定了以“学思践悟”促“知行合一”的理想信念,大家表示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积极投身农业科技创新主战场,为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更强有力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