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葡萄不吐葡萄皮,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吃葡萄不吐皮的见过,给葡萄打针的见过吗?

此前据说,有市民在小区门口购买葡萄,回来发现,每个葡萄上都有10个左右类似“针眼”的伤痕,吓得都不敢吃了。
事件在网上曝光后,引起了广泛关注,很多网友怀疑这是“注水葡萄”,并表示了极大的愤慨和强烈的谴责。当然,万事有黑就有粉,也有不少理性的网友对此持质疑的态度。那到底有没有注水葡萄呢?如果没有,葡萄上的针眼到底是怎么回事?
NO.1
首先,葡萄无法注水。有记者买回葡萄,试图用注射器注射。扎进去之后缓缓注水,结果水就从针头的缝隙流出,根本注射不进去。拔出针头,水继续往外冒。
别较劲,可以自己买葡萄去实验一下咯!另外,这种葡萄打算拿去卖,是不是太低估消费者的智商了?
NO.2
对了,这么做的后果是,葡萄很快就会发软、腐烂,不能吃了。从保鲜的角度来说,葡萄皮轻易不能破,一旦破了,营养会流失,葡萄会很快腐烂。
NO.3
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那就是成本。给葡萄注水是为了能多卖钱,但一个葡萄你打十几针,一斤葡萄也有二三十个,就是好几百针。那么,一公顷葡萄园能产多少葡萄?要雇多少人来给葡萄们打针呢?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给葡萄打针是不靠谱的。那么现实问题就摆在眼前,葡萄上的“针眼”是哪来的?
NO.4
其实这不是针眼,这是葡萄在生长过程中,病害管控留下的痕迹。葡萄生长后期,会受到病菌侵染,治愈后,病菌残余物就会在葡萄表面形成斑点,这也就是我们看到的“针眼”。那么病菌残余物是否有害?大可不用担心。一般要求果农在采摘前半个月不要用药,因此,我们买到的葡萄表面的斑点已经没有毒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