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注射了甜蜜素和胭脂红”“西瓜内部的悲哀”“紧急通知,有一种西瓜不能吃”“西瓜内有白筋、黄色硬块,疑似打针”,等等。
相信你也看到过这种文章。当然除了西瓜,网上还有给其他水果打针的各种传闻,甚至有图有真相。有网友说,在市场看到商贩给柿子里注射液体,怀疑是催熟剂;有网友说,买到的香瓜有针眼,可能是注射后留下的针孔。
其实早就有权威媒体辟谣了,《人民日报》采访了相关专家和瓜农,明确指出“西瓜打针增甜”是谣言。“焦点访谈”节目也通过现场实验证明,西瓜打针不可行。新华网、人民网、《新京报》《南方日报》等媒体都通过不同方式对类似谣言进行了科普辟谣。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如果能够科学地破解西瓜打针谣言,下次遇到桃子李子梨子柿子打针的问题时,不就迎刃而解了吗?
面对新的信息,我们要判断正误时,先多问几个为什么。比如:
NO.1
首先,肯定地说,注射不能增甜,还会使西瓜很快变质!因为植物只能通过维管束组织来吸收水分和营养,强行注入液体物质,只会在微小组织内堆积,而且会破坏西瓜瓤组织特性,不但不能让西瓜瓤变红、变甜,汁液丰富,还会让西瓜在短期内变质。这种得不偿失的行为,在正常智商的指导下应该是干不出来的。
NO.2
再说说技术问题。瓜苗的维管束十分细小,注射难度非常大,有那个手艺,当医生岂不是更好?一亩西瓜地有六七百株苗,这工作量也是无与伦比啊?
退一步说,技术很牛,注射成功了,注射的液体也要通过植物自身吸收、转化才能成为果实的成分,而甜蜜素和胭脂红是不能被瓜苗正常吸收转化的。
NO.3
说说之前提到的西瓜出现“白筋”,这是正常现象,并不是打针的证据。西瓜出现白筋是由于在西瓜子房发育及果实生长过程中,遇到低温连阴天气或者管理不当,导致子房和果实缺乏营养,发育不良,或者是由于在低温下授粉不均匀,部分组织发育受阻造成的。“白筋”可能影响西瓜味道,但并非能造成安全问题。部分西瓜出现“白籽”,可能是因为在早春西瓜授粉中出现授粉不良造成的,同时随着无籽西瓜的出现,小白籽是正常现象,与外源物质无关。
我们注重健康,但并不意味着就要听信谣言。所谓谣言止于智者,更要止于科学。多了解相关科学原理,就能清楚地辨识出什么是事实,什么是谣言啦!
武林必杀技:
你get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