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29日,中国农学会科技志愿服务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所科普兴农分队赴赤峰市敖汉旗和承德市丰宁县开展科普和技术服务活动。
服务分队队长、谷子所副所长李顺国带领国家谷子高粱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岗位和传统旱作技术挖掘与创新岗位一行8人到敖汉旗农牧局、内蒙古粟谷溯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丰宁县黄旗皇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进行技术指导和产业咨询服务。
传统旱作技术挖掘与创新岗位是谷子所2022年新获批的国家体系岗位,岗位以搜集鉴定地方品种、挖掘传统旱作技术及农耕文化,开展传统旱作技术创新为主要任务。赤峰市敖汉旗旱作农业系统2012年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评为全球农业重要文化遗产,本次活动与赤峰市农牧局、内蒙古粟谷溯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开展了对接合作,赤峰市农牧局农业文化遗产中心主任徐峰带领分队参观了地方品种及传统旱作技术示范基地,听取了基地建设及公司发展的过程。三方就谷子地方品种保护、老品种提纯复壮、传统农耕技术挖掘、品牌建设等方面开展合作达成了一致意见,分队围绕谷子有机生产技术、市场动态、品牌培育等方面进行了指导,力争为敖汉旗谷子地方品种保护、农耕文化挖掘、特色小米开发以及敖汉旗谷子产业高质量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做出积极贡献。
丰宁县黄旗皇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谷子所自2013年以来建设的示范基地,公司自主选育的黄旗皇1号品种在全国第十届优质食用粟评选会上以春谷区第一名的成绩,获得“一级优质米”,又以第一名的好成绩获得2022-2023年“河北十大优质品牌小米”。在公司负责人李凤琴陪同下,分队全面考察公司示范基地、加工生产线、产品展厅,对公司发展战略、基地建设、绿色防控、品牌定位进行了指导,就今后地方品种保护、提纯复壮、综合评价、品种登记、品牌培育等方面深入合作达成一致意见。
在中国农学会的支持下,国家谷子高粱产业技术体系传统旱作技术挖掘与创新岗位将继续在地方品种的保护、传统旱作技术的挖掘与创新利用研究方面持续发力,为我国谷子高粱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