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由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指导,农业农村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中国农学会主办的全国转基因科普巡讲(内蒙古站)活动在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乌兰浩特市举行,来自内蒙古、吉林、黑龙江、辽宁、甘肃等5省(自治区)的80余名农业农村系统机关干部、科研工作者、农技推广人员等参加。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王旭静研究员围绕转基因产品标识现场开讲,对转基因为什么标、标什么、怎么标等问题进行全方位解读,通过详实的案例和丰富的实物图片,对国际上常用的标识原则、部分国家的转基因产品标识要求以及我国的转基因产品标识制度进行了深入讲解。并着重点明转基因产品的标识与安全性无关,只是一种对保障公众知情权和选择权的保障,目前获批上市的转基因产品都是安全的。现场听众表示,解开了自己在转基因标识上的很多疑惑,对我国转基因的标识制度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增强了对转基因作物产业化应用的信心。活动期间还发放了中国农学会编著的《转基因那些事》等科普图书。
此次巡讲是首次集中面向内蒙古等5省(自治区)农业农村系统开展科普讲座。下一步,农业农村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中国农学会将继续推进以转基因技术为代表的生物育种技术的科学普及,面向重点地区、聚焦关键人群,开展系统化、常态化宣讲活动,持续为生物育种产业化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