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金秋,丹桂飘香,稻穗是黄金的大海,是农民收获的季节,也是诸暨香榧采摘的季节。
中国农学会科技志愿服务总队诸暨鑫烨科普兴农分队,为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根据中国科协、农业农村部等18个部门的部署,在2022年全国科普日期间,开展中国农学会“乡村振兴、志愿有我”送科普基层行活动。
9月13日,中国农学会诸暨鑫烨科普兴农分队邀请浙江农学会理事长徐建华、副秘书长许关桐,陈宅镇书记、镇长、农办主任等专家领导,与分队队长何政江、管理员祝夫英等11位科技志愿者,一起到陈宅镇开化村、香茗水果园、萍湖山庄,就香榧巧摘、炒制及冬季香榧树护理等,为13位香榧种植加工专业户进行了现场技术指导与培训,解答了各位榧农的遇到的生产经营问题。
诸暨是香榧的原产地,会稽山是香榧的主产区,区域内拥有百年以上古香榧树,近8万株,是当地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2013年会稽山古香榧群被列入联合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香榧既是营养丰富的美味坚果,也是优质木本油料。香榧属称三代果(三代见面的果子),如果当年采摘不当,就会直接影响明年及后年的香榧产量。
服务分队根据诸暨七分山、二分水、一分地的情况,今后逐步将山区农村急需的科技文化送到各村镇,加强科普公益宣传,服务广大农户,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