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农学会浙江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普分队组织专家,赴兰溪市开展枇杷主要害虫绿色防控科研活动与科技下乡服务。来自浙江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浙江农林大学、中国计量大学的专家和科技人员,以及兰溪市穆坞枇杷专业合作社技术骨干、种植大户等3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穆坞村是兰溪市枇杷的主产区,生产种植规模达到5500亩,产量达到2000吨。近年来,当地枇杷树受到木虱危害严重,当前正值枇杷盛花期,为防止虫害爆发,后期影响果实的产量和外观,降低商品价值,团队专家及时前往种植基地开展虫情监测调查,并针对害虫发生实际情况制定应对与防控措施。
团队人员在村支书王茂星以及合作社技术人员的陪同下,对枇杷基地进行实地调研,发现木虱在枇杷盛花期在花中吸食汁液,出现干花,并产生白色的胶状分泌物,引起花腐病,妨碍幼果长大并造成伤痕,且虫体抗药物能力逐渐增强。针对害虫发生实际情况,团队提出多项应对与防控措施。一是对木虱虫体进行采集,拟通过形态鉴定及基因测序确定木虱种类,为后期针对性防治奠定基础;二是以病虫枇杷植株作为对象,进行药效比对试验,力求找出较佳的药剂和使用方法;三是针对虫害特性及枇杷种植区域特点,确定以新型双管农药弥雾机代替传统手持喷雾枪的方式进行药物喷洒防治,并全村范围内进行器械使用现场使用教学和推广;四是以种植农户为对象,分发绿色食品枇杷农药使用标准图并详细降级,督促标准上墙、按标用药,切实提高绿色食品枇杷生产规范性。
此次科技下乡活动将贯穿全年,浙江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普分队将继续联合多部门开展系列科普活动,充分发挥职能优势,聚合资源,着力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技术,通过组织实用技术讲座,提供科技咨询服务,推广优质科普惠农资源等多种形式,引导农民追求科学、文明、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提高农民科技致富能力和科学素养,进一步推动当地产业升级和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