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1日,河南省农学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在郑州召开。河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武国定莅临会议并讲话,河南省委农办主任、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厅长申延平及中国农学会、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河南农业大学等单位领导出席会议。河南省农业农村厅一级巡视员杨海蛟主持开幕式并讲话。会议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审议通过了第六届理事会工作报告、《河南省农学会科学道德规范》及修订后的《河南省农学会章程》、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理事会和监事会。
(图片来源:河南省农学会)
武国定副省长充分肯定了近年来河南省农学会的工作成绩。他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南省农学会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三农”决策部署,团结、动员和依靠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积极服务脱贫攻坚,主动参与乡村振兴,加快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着力促进农业科技人才成长,充分发挥了农业学术交流主渠道、农业科学普及主力军和农业科技工作者之家的重要作用,成为推动全省“三农”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武国定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系列重要论述,为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要深入贯彻落实河南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一要强化政治引领,砥砺初心使命。用心用情感悟习近平总书记的“三农”情怀,团结动员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听党话、跟党走,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保持与党同心同德,同向同行。要结合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从党的非凡历程、艰辛探索、宝贵经验中深化对党的性质和宗旨的认识,坚守为农初心,服务乡村振兴。二要勇于担当作为,服务中心大局。服务好新时期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建设行动,加快推进粮食生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不断提高农业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围绕乡村建设规划、人居环境改善、农村绿色发展开展调查研究,提供科技支撑。三要加强改革创新,拓展服务功能。在搭建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发挥好“智囊团”作用和为民办实事解难题上下功夫。积极整合省农科院、河南农业大学等涉农高校、科研院所的人才与智力资源,聚焦种业创新等重大科技问题开展科研攻坚,推动产学研融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团结引导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把“三农”的难题当作自己的课题,围绕实施乡村振兴出谋献策;围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中面临的技术难题,做好科研、学术成果“供给侧”与“需求侧”的有效对接,助力打通创新链到产业链的“最后一米”。
杨海蛟希望河南省农学会要认真贯彻落实武国定副省长的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会议各项任务,牢牢抓住乡村全面振兴这一历史机遇,积极适应农业农村形势发展变化,切实担负起助推农业科技进步的重大责任,团结动员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主动进军科技创新主战场,大力普及农业科学知识、推广先进品种和技术,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智库建设和人才培养,不断提升综合服务能力,为全省由农业大省走向农业强省提供坚实科技支撑。
会议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南农业大学校长张改平,中原学者、小麦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许为钢分别作了题为《近期非洲猪瘟流行新特点及防控策略》《本世纪我国小麦品种改良的主要进展及面临的挑战》的学术报告。
新当选会长邹庆鹏表示,今后河南省农学会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依靠新一届理事会的集体智慧,在政治建会、乡村振兴、科学普及、学会改革、自身建设等方面下功夫,更好服务全省乡村振兴。
来自全省涉农单位的130多名会员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选举产生了理事79名、常务理事29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