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由中国科协学会服务中心主办,中国农学会承办的“植物无融合生殖”前沿进展宣讲活动在浙江大学成功举办。活动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稻研究所所长胡培松、中国水稻研究所研究员王春、浙江大学教授舒庆尧做主题报告,浙江大学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叶恭银出席活动并致辞,中国农学会副秘书长莫广刚主持活动,300余名在校学子参加了宣讲,活动以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举办。
胡培松院士以“水稻种业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为主题系统分析了水稻育种产业发展历程以及面临的重要问题挑战,王春研究员和舒庆尧教授聚焦植物无融合生殖这一活动分享水稻“一系法”制种前沿及杂交水稻发展未来之路等相关学术观点。农科学子同与会专家围绕专业知识学习、青年成长成才等进行了深入的互动交流,现场气氛热烈。
无融合生殖是一种通过种子进行无性繁殖的生殖方式,可以使杂交品种产生克隆种子,保持杂交后代性状不发生分离,从而永久固定杂种优势。2020年,该研究成果以“植物无融合生殖的生物学基础是什么?”入选当年中国科协重大科学问题。经过几年发展,研究人员在杂交稻的无融合生殖研究中再次取得新进展,得到了结实率几乎不受影响的无融合生殖杂交水稻植株——解决了无融合生殖体系中存在的植株结实率低的问题。今年,中国科协学会服务中心首次围绕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征集发布活动5年来的重要成果,开展问题难题研究进展追踪分析和科普宣讲。此次宣讲活动属于中国科协重大科学问题进展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植物无融合生殖相关领域科技创新、增进农科学子把握前沿方向、树立为农情怀等均具有十分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