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由中国农学会耕作制度分会主办,甘肃农业大学、省部共建干旱生境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承办的中国农学会耕作制度分会第二届青年学术论坛在兰州召开。本次论坛聚焦“作物绿色生产与农业现代化”,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康绍忠,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春江,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李少昆研究员,美国农学会会长、加拿大麦吉尔大学Joann Whalen教授,中国农学会耕作制度分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农业大学高旺盛教授,中国农学会耕作制度分会副理事长、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孙占祥研究员,中国农学会耕作制度分会副理事长、甘肃农业大学校长柴强等专家作大会报告,分会委员、会员和来自国内各涉农高校及相关科研院所等单位的专家学者与学生代表300余人参会。中国农学会副秘书长莫广刚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农学会常务理事、耕作制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农业大学陈阜教授主持。
莫广刚表示,耕作制度作为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农作物种植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养地制度的综合技术体系,其创新发展对粮食产能提升、农业高质量发展潜力巨大。他呼吁广大农业青年工作者和农科学子要发挥好栽培耕作学科的优势,勇于担当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伟大使命,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本次论坛是中国农学会2023年“学术活动月”的第二场活动。
柴强主持大会特邀报告会。康绍忠院士讲述了西北旱区农业节水抑盐机理与灌排协同调控的研究进展,赵春江院士介绍了智慧农业的发展现状和前景展望,Joann Whalen教授展示了北美、巴西和非洲等地区用4R+方法维持全球粮食生产的实例,陈阜教授分享了提升青年耕作学者科研能力的思考与启示,高旺盛教授从作物产业系统角度探讨了现代农作学创新方向,孙占祥研究员对旱地耕作制度的创新与实践进行深度思考,李少昆研究员汇报了玉米高产栽培耕作技术研发和推广模式。
本次论坛会期2天,设置3个分会场,安排了38个墙报展示。来自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等30所农业院校及农业科研推广单位的46位青年学者,所作报告精彩纷呈,真正体现了以青年人为主体、让青年人唱主角、为青年人搭平台。
(图片来源:中国农学会耕作制度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