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跟进掌握2025年各地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实施情况,近日,农业农村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中国农学会党委书记、副秘书长刘瑞明,副主任、副秘书长莫广刚分别带队赴上海、天津、新疆等地,深入“头雁”培育一线开展实地调研,面对面了解学员培育诉求、倾听意见建议。教育培训处、体系建设处有关人员参与调研。
在上海,调研组前往上海交通大学,系统了解校方师资匹配、帮扶指导情况,实地查看学员学习生活环境、观摩山东“头雁”课堂,走访金粹智慧农场、太来果蔬专业合作社等“头雁”学员基地,收集学员育后成长、产业提质情况和主要发展诉求。在新疆,调研组前往新疆农业大学,座谈了解利用边疆特色赋能“头雁”成长的实际举措,赴众鑫齐农牧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考察学员畜牧养殖、赴星火村了解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在天津,调研组前往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天津)看望参展的天津“头雁”学员,并与天津农学院项目管理人员座谈。
通过实地看、现场听、当面谈,调研组感到,各地、各培育机构对“头雁”工作高度重视,对项目的基础性要求普遍落实,工作重心转向比拼特色打造亮点。上海市深化“一人一策”精准培育模式,对2025年报名学员逐一面试筛选,并将市级人才项目与“头雁”培育有机链接,接续做好3年跟踪服务。天津农委和天津农学院为农交会上的天津“头雁”制作专属标识牌,延伸育后服务,推动津门“头雁”好物走向全国。上海交通大学创新举办“头雁”丰收展,链接皖、鄂、鲁、豫、黔五省导师和学员,交流科产融合发展经验。新疆农业大学坚持组织每期学员出省研学,并选派部分学员前往哈萨克斯坦等国家交流,推动拓宽眼界、互学互鉴。
调研组强调,要坚持不懈提升培育质量,引导“头雁”践行使命价值,立志成长为大企业家,推动乡村产业提质增效,履行联农带农社会责任。要因地制宜拓展育后服务,将政策、信息、技术等服务精准送达学员,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加强市场资源对接,为“头雁”成长添力赋能,持续擦亮人才培育项目品牌。要汇智聚力加强宣传推介,通过科技成果对接会、产销洽谈会、项目路演活动等形式,为“头雁”学员搭建舞台、创造平台,激活先导力量,强化示范引领效应。
下一步,人力中心、农学会将持续做好项目进度跟踪、教育培训问效、资金使用管理等日常指导与监督工作,不断提升农业生产经营人才培育质效,为乡村振兴筑牢坚实人才根基。

